青云路(科举)_青云路(科举) 第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青云路(科举) 第2节 (第3/3页)

自擦着桌子,最疼的小儿子要去干徭役,她现在瞅大儿子也不顺眼了。

    ??“爹,娘,昨个儿睡的可好?”

    ??老太太能不理他,沈伯文可不能失了礼数,还是得都问候一句。

    ??老爷子自然都说好,说着就问大儿子今个儿来这么早是为着什么事儿。

    ??“是这样的,爹。”沈伯文停顿了一下,便把昨天晚上自己思索了一晚上的事儿娓娓道来。

    ??“咱们这边进了寒冬腊月,还是挺冷的,儿子心想着您二老这身子骨,也受不得冻,正巧前头在一本书里看到过一个叫火炕的东西,说起此物,说它是北方的一种床。用土坯或砖石砌成,下有孔道,可生火取暖,在冬天烧火炕,不但上面暖和,房里也暖和,炕头还能搭灶台烧水做饭。”

    ??老爷子还没说话,老太太放下手里的抹布,瞥了他一眼,先发话了,“你说的这个东西,我们见过。”

    ??沈伯文还真没想到,这倒是意料之外了。

    ??老太太说罢,老爷子又道:“还是许多年之前的事了,那会儿你还没出生,你娘有个表姐嫁到了县上黄大户家里,我跟你娘去参加喜宴的时候,就瞧见了他们家给小两口屋里砌的火炕,据说是特意从兴安那边儿请的人。”

    ??说到这儿,老爷子瞧了儿子一眼,“所以你就别想了,有这个孝敬的心是好的,不过一来咱们县里没人会这门手艺的,二来我们家现在也掏不出这个请人的钱。”

    ??话音刚落,却听见沈伯文道:“爹,儿子前头看的那本书上,似乎是写了如何砌火炕的。”

    ??“什么?”

    ??沈老爷子一脸惊讶。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从正屋里出来,沈伯文打算的事情总算是有了个自己想要的结果。

    ??老爷子听了他所说的火炕的制造方法,自然也懂了儿子把这件事说出来的目的,决定先找几个亲戚和关系近点儿的同伴,在自家房子里先试一试,若是能行,就让老二招上几个靠谱的人,专门在这一片做火炕的活计。

    ??如果顺利,家里欠的那些外债,应该就不是问题了,还能多攒下几个钱来。

    ??碰上下次徭役,家里几兄弟之间也不用因为这件事闹得都不愉快,影响和睦。

    ??术业有专攻,论起组织能力,沈伯文自认不如沈老爷子,尤其是他还是个穿越过来的人,倒不如把方法贡献出来交给爹娘,再由他们出面,不管是组织人手,还是试验砌炕,都进行的会更加顺利些。

    ??走在去私塾的路上时,他还在心里感叹,幸好在现代的时候,他就喜欢看一些科普类的纪录片,或者种田文之类的,才会对这些东西有些印象,现在也能算他如今生活的知识储备了。

    ??不过他在穿越前的本职工作,是个中学语文老师,所以论起最擅长的,还得是教学生读书。

    ??这也是他病好了之后决定开私塾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??不得不说,自从穿越后他也掌握了不少技能,就比如自己用火折子生火盆,只是火盆还是不够暖和,不得已托三弟在镇上找了个泥瓦匠,自己画了个图,让他做了个小型的炉子出来,就类似于现代那种蜂窝煤炉子,自从有了这个炉子,学堂里就暖和多了,学生们也愿意主动上学了。

    ??毕竟都是些不大的孩子,先生讲的有趣,又不用受冻,还能跟小伙伴们一块儿,就很高兴了。

    ??炉子生好,天色尚早,学生们还没过来,沈伯文索性拿了本书,在炉子旁的桌子一侧坐下,翻看起来,不知不觉就看入了神。

    ??他在刚穿越过来的时候,就分析过自身的处境,肩不能挑手不能提,吃不了体力活儿的苦,适合自己的就只有继续读书考科举。根据原身的记忆,他发觉这个大周朝的科举制度,应该是类似于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,相对来说制度都较为完备,也相对公平。

    ??有文献说:“今天子以文教提衡宇内,枕经藉史,家弦户诵,盖彬彬盛矣。”

    ??讲的就是科举制度有多么的深入人心,影响深远。

    ??也是因为如此,就算是在桃花村这个一个小村子里,沈伯文开的私塾,也能收到不少的学生。盖因大周朝文风鼎盛,就算是平民走卒,也知道读书认字的重要性,大部分人家,家里若是有余钱,都愿意送孩子们去认几个字,就算将来不去参加科举,去镇上学点本事,做个伙计,账房什么的,也是条好出路了。

    ??而农家子弟若想真正出人头地,读书则是唯一的途径。

    ??只是按照沈伯文自己如今的水平,想要走科举这条路,还差得有些远,虽然记忆中有原主所学的那些四书五经的知识,但毕竟不是自己学到的,想要将他们融会贯通,灵活运用,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